有人說,如果列一份“偉大的科幻作家”名單,亞瑟·克拉克肯定名列其中。他的作品既有硬核的科學技術,又體現出一種柔軟的人文關懷。在小說《太陽帆船》出版后,一些國家開始了太陽帆的研究。由于他對衛星通信可能性的設想,全球同步衛星軌道被命名為“克拉克軌道”。
克拉克還預言過智能汽車、立體電視、物聯網、聊天軟件和搜索引擎等,而這些都已經實現。他一生寫過33部長篇小說,16部短篇小說集。那不但是49本天馬行空的科幻小說,更像是49本預言書??梢哉f,他的一生就是以科幻為生、以預言為樂。
1956年,克拉克離開祖國,在斯里蘭卡定居下來。兩年前第一次來到這里,他就對這個熱帶島國產生了深深的迷戀。遠離喧囂的世界,克拉克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創作和潛水中。從那時起,克拉克的科幻創作漸漸進入巔峰狀態?!对潞3链?、《太空漫游》四部曲、《與羅摩相會》四部曲、《天堂的噴泉》、《遙遠的地球之歌》等等鴻篇巨制,都是他在移居斯里蘭卡之后創作的科幻名著。這些蜚聲世界的作品,想象力驚人、視域宏偉、故事曲折、預言精準,集中體現了克拉克的鮮明特點。
1986年,因為在科幻創作方面的卓越表現,克拉克榮獲象征終身成就的星云科幻大師獎。1987年,由克拉克資助,英國設立亞瑟·克拉克獎。該獎項是英國科幻文學的最高榮譽。所以,也有人說,克拉克不僅自己喜歡預言,也鼓勵別人預言。
克拉克在創作中,還善于積累有關科學文化方面的經驗,并以“定律”的方式加以總結,被稱為“克拉克基本定律”就是其中的代表。定律一,如果一個杰出的科學家說,某件事情是可能的,那他可能是正確的;但如果他說,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,那他也許是非常錯誤的;定律二,要發現某件事情是否有可能的界限,唯一的途徑是跨越這個界限,從不可能跑到可能中去;定律三,任何非常先進的技術,初看都與魔法無異。這些閃爍著真知灼見的思想,對科學界有著相當的影響。
2008年3月19日,克拉克因呼吸衰竭在斯里蘭卡科倫坡去世,享年90歲?!缎驴茖W家》雜志刊登了他的訃告——“亞瑟·克拉克爵士去世,我們已經失去了一個太空時代前的、最后一個有遠見的、最雄辯的夢想家”。斯里蘭卡政府下令全國為克拉克默哀1分鐘??死说哪贡峡讨麨樽约簩懙哪怪俱?mdash;—“亞瑟·查理斯·克拉克爵士長眠于此。他從未長大,但他從未停止成長。”